象徵偉大城市排名的大洗牌?
【倫敦大火事件】
西元1666年, 倫敦市民熱烈期待所有的煩惱(e.g. 瘟疫, 宗教紛爭)都可以在皇室復辟後迎刃而解, 但這份對平安的盼望, 卻隨著九月二日晚上的一場大火燒為灰燼!!!
那個夜晚, Pudding Lane 烘培店的老闆Thomas Farynor 睡前隨手留了幾塊木頭在烤箱, 想照例順便燻幾條醃肉說, 不料天亮前, 店內開始煙霧瀰漫, 大伙兒被燻醒後急忙從泰晤士河汲水遞桶子滅火, 但總追不上這熊熊火苗!!!
英國古代盛行的滅火法是把房子給拆了 |
在東風助長下, 火勢在密集的小巷弄快速流竄, 一度驚動高層! 市長Thomas Bloodworth 不情不願地前來探視, 但拒絕在黃金時間下達那救命的指令: 把周圍的房子拆了, 好讓火苗無處可去!!! 這一心替市政府節省拆遷賠償費的市長, 在大火一發不可收拾後, 倒是自己逃命去了 XD
剛復辟的國王查理二世決定挺身而出, 請皇弟約克公爵 (日後的詹姆士二世) 率領皇家騎兵隊前往救援! 第四天東風漸散, 皇軍搶在烈火來襲前爆破屋舍, 清除易燃物, 終於成功止住火勢 (滅火點: Pye /Pie Corner), 但繁華的倫敦城已淪為末日煉獄 XD
在天乾物燥的夏日, 這場人為疏失引起的小火因東風猛烈, 易燃物聚集 (e.g. 木造建築, 密集小巷弄, 煤炭+瀝青+焦油集中堆放), 決策延遲等因素, 變身為四處流竄的熊熊大火, 最終釀成大禍, 在四天內把三分之二的倫敦夷為平地, 總共摧毀13,000間房舍, 52間商業建築, 89間教堂, 其中包含英國的信仰中心 - 聖保羅大教堂, 數十萬的倫敦人從此無家可歸!
1666年倫敦大火考驗著查理二世的智慧 |
【命運的轉盤】
在查理二世的領導下, 1666年倫敦大火事件很快地擺脫集體懲罰之說, 相反的, 輿論轉向倫敦即將再起的希望論, 這是邁向偉大城市的關鍵命運牌!!!
的確, 重建倫敦是這座城市超越巴黎的絕佳機會, 都市丈量與藍圖擘劃正如火如荼的展開, 改革後的建材(e.g. 磚頭與石材)與消防規定改變了街頭的面貌, 而保險業與私人建物買賣的興起, 也帶動中產階級的形成與商業發展, 哲人, 科學家, 與思想家找到百年來難得的舞臺, 更是躍躍欲試, 英國近代史學家 Leo Hollis 為大火後的倫敦下了新註解:
英國代表性建築師: Christopher Wren 爵士 |
Christopher Wren 爵士是牛津大學畢業, 學有專精的科學家, 周遊歐洲列國後, 以天文, 物理, 數學知識為基礎, 自學建築工程與設計, 對帶領倫敦超越巴黎有無比的熱情與野心! 歷經無數次聖保羅教堂設計比稿失敗後, 沒想到倫敦大火讓他抓到此生難得的機會!!!
Christopher Wren 爵士自願丈量受災後的城市, 得到查理二世的信任後, 他開始主導倫敦都市規劃, 並得到許多國家建築委託, 包含名留青史的聖保羅教堂改建案, 而君王交託的還有這重要的歷史事件建築: 倫敦大火紀念碑 Monument to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 ~
倫敦大火紀念碑原稿以查理二世為主視覺設計 |
【倫敦大火紀念碑】
Christopher Wren 爵士和助手Robert Hooke博士自1671年著手在起火點附近設立"倫敦大火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Great Fire of London", 主體採希臘式多立克柱設計, 利用波特蘭島Isle of Portland 的石灰岩建構這61公尺高的柱子, 在當時傲視兩旁的建築物, 頗為雄偉呢! 除了是紀念碑, 這裡還結合觀景台與天文儀等功能, 展現設計者對科學的喜愛與熱情!
|
|
1675年柱體已經接近完工, 但 Christopher Wren 爵士和 Robert Hooke博士卻還在為柱頂設計傷腦筋 XD 查理二世不喜歡用自己的雕像, 深怕千代萬世都把帳算在他頭上; Christopher Wren 爵士本來偏好"浴火鳳凰", 但執行費高, 由下往上看又很難辨識, 只好忍痛放棄; 最後Robert Hooke博士的金色火焰雀屏中選, 象徵這場大火所帶來的苦難, 轉變與希望!
浮雕中, 穿著古羅馬君王戰袍的查理二世統率象徵"科學", "自由", "建築", "勝利", "公義", "剛毅"的大軍拯救垂垂老矣 (左邊長翅膀的老人)的倫敦市(左邊昏倒的女人), 而"豐盛'與"和平" (雲端上的兩位天使) 即將在大火煙霧散去後到來!!!
倫敦大火紀念碑全貌 |
倫敦大火紀念碑內有311級石階 |
1677年, 倫敦大火紀念碑正式完工, 它的高度正好是紀念碑到達事發地點Pudding Lane 烘培店 的距離: 61公尺! 遊客走進紀念碑要爬311級大理石階 (每階15公分) 才能到達觀景台, 而Robert Hooke博士精心設計的地下重力實驗室仍封閉, 不對外開放^^
倫敦大火紀念碑幾經歲月與戰爭摧殘, 平均每一百年須修復一次, 最近的修建工程於2009年完成, 共花費四百五十萬英鎊!!!
倫敦大火紀念碑觀景台: 往北看 |
倫敦大火紀念碑觀景台: 往東看 |
"倫敦大火紀念碑觀景台"的視覺高度約49公尺 (311階), 可惜天際線早已被高樓大廈遮蓋, 壯麗美景不復當年, 但往東仍可清楚看到倫敦塔橋 (1973年完工) ! 往上走還有一小段隱藏版的垂直樓梯 (24階)可到達紀念碑的頂端, 但為了安全起見目前關閉中^^ 從倫敦大火紀念碑觀景台可欣賞的360度全景, 按這裡 :)
老實說我是讀了"倫敦的崛起", 才對這立在商業大樓旁頗顯突兀的紀念碑感到興趣 XD 雖然人們早已淡忘過去的傷痛記憶, 馬照跑, 舞照跳, 但這些處於末日之境, 仍自我期許, 帶領國家與世界拼高下的英雄+偉人, 實在令人萬分感佩!!! 如果是有能之士, 請多擔待吧, 呵呵 ^^
倫敦大火紀念碑
地 址: Fish Street Hill 與 Monument Street 交叉口
(地鐵站 Monument)
開放時間: Apr-Sep 9:30~18:00
Oct-Mar 9:30-17:30 (關門前30分鐘入場)
門 票: £3
網 站: www.themonument.info
歷史解說: 請前往參觀 Museum of London
圖片來源: telegraph.co.uk, europeantrips.org, londontown.com, theconstructionindex.co.uk, londontown.com, radiotimes.com, theguardian.com, cwo.uk.com, npg.org.uk, urban75.org, commons.wikimedia.org, themonument.info, telegraph.co.uk, maps.thefullwiki.org, en.wikipedia.org, londonbucketlist.com, oxforddnb.com
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cottravelnotefan/
Instagram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p.scott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